他的脑子已乱成一锅粥,里面什么都有,唯独没有确定的解决方案。俺答汗虽死,但明帝国封他的“顺义王”招牌还在,现在问题的关键就是把这块招牌给谁。常理而言,当然是给最听话的人,而且必须有力量让鞑靼各部落也听他的话。
张居正思考了两天,总算找到个人选,此人就是把汉那吉。可边境官员们给他的报告中说,把汉那吉这么多年来一直就没能在鞑靼部落树立威望。张居正马上通知他们:那就积极支持黄台吉。
黄台吉是个牛人,很快在鞑靼各部争斗中脱颖而出,顺理成章地继承了“顺义王”的招牌。张居正又提醒边将们:“黄台吉嚣张跋扈,很难驾驭,你们千万要加倍提防。”
边将们不以为然:黄台吉是靠咱们上位的,咱们承认他,他才是顺义王,咱们不承认,就揍他。
得到如此论调,张居正拍着床吼起来:“蠢材,一群蠢材!”
庸人只能看一步,政治家却能看出十步外。那群被张居正称为“蠢材”的人看到的是,鞑靼又有了新顺义王,和平仍如从前。张居正看到的却是,必须要有一人能捆住黄台吉,而这个人正是张居正苦心拉拢多年的三娘子。
用圣人的话说,三娘子是个可塑之才,因为她喜欢中国文化。张居正马上就抓住这点,在多年的时间里,持续不断地给三娘子洗脑。每次明帝国和鞑靼会面,三娘子都会跟随。张居正就嘱咐会面官员给三娘子礼物,这些礼物包括汉人的精美服装、汉人的化妆品、汉人的适合女子读的书籍。